为大力推广有机肥、配方肥,引导农民的用肥习惯,减少环境污染,全面实行化肥减量增效,深入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,近日,由东西湖区社分管领导带队到宜昌市长阳、五峰等地的相关公司考察学习,重点了解有机肥、配方肥生产工艺流程,助力我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考察人员来到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参观学习,实地考察了该公司园区设施蔬菜大棚、工厂化育苗中心、有机肥生产车间等,认真听取情况介绍,详细了解富硒资源禀赋、基地建设、精深加工、育种研发、品牌培育、产品销售等方面情况。进一步了解该公司生产的“丹水源”牌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、有机肥、配方肥生产演示,辣椒、番茄种植等施肥视频展播。该公司负责人介绍,长阳县高山蔬菜起步于1986年,经过40年发展,到2025年,长阳县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,年播种面积50万亩,11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发展高山蔬菜,主要种植品种有白萝卜、西红柿、辣椒、结球甘蓝、大白菜等,高山蔬菜总商品量达到137万吨,蔬菜产值16.4亿元,平均亩产值5146元。高山蔬菜冷藏、包装、物流、服务、劳务、引资等方面经营收入达到10亿元。特别是使用有机肥、配方肥对优化农业投入品种结构、改良土壤、提高肥力等具有积极作用。
考察组一行来到长阳大清江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,该公司利用秸秆(尾菜)等农田废弃物生产有机肥、配方肥,依托良好生态和产业基础,通过“三联”工作机制强化上下游联结合作,不断延链补链强链,提高产品附加值,做大做强富硒产业及农产品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。每到一处,学习考察组成员都认真看、仔细听,并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,详细了解公司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、基层社重建提升、发展土地托管、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情况。
通过此次考察学习,考察组全体成员认为,长阳、五峰等地的相关公司的创新意识、市场开发意识、企业文化运营经验和使用有机肥、配方肥种植高山蔬菜产业值得借鉴与学习,回去后争取在基地建设、加工企业、品牌培育、科技支撑、创新研发等方面做好服务,尽快推进秸秆(尾菜)等农田废弃物生产有机肥、配方肥产业,推动我区蔬果产业发展。
附件: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